播播維奇
2021-03-16 09:58
談到試管嬰兒,大多數人的直覺反應大概是這樣的:l做試管嬰兒的一般都是高齡不孕婦女吧?l聽說要打好多針,隔三岔五就得跑醫院。l太受罪了,但為了抱娃,也只能咬牙拼了。l這么辛苦肯定沒法上班了,辭職在家專心抱娃吧。這些直覺反應是對的嗎?或者只是我們的刻板印象?日前公布的《2020年ART診療黃體支持階段患者管理項目全國調研報告》分析了來自全國29家輔助生殖中心的9565名患者的調研結果,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讓你萬萬想不到的事實。萬萬想不到之一:85后、90后占近試管嬰兒準媽媽群體的四分之三調研結果顯示,選擇輔助生殖的患者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上,30-35歲最多,占48%,30歲以下占26%。也就是說,試管嬰兒準媽媽群體主要是85后和90后。是不是萬萬沒想到?隨著準媽媽群體的日益年輕化,她們對生活質量和個人隱私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過去那種要求準媽媽為了抱娃幾乎可以無底線吃苦受罪的“受難式”抱娃理念已經逐漸遭到抵制。新一代的試管嬰兒媽媽追求的是一種與她們精致的生活方式相匹配的、盡可能舒適而愉快的高質量受孕過程。正如最近被熱捧的亦舒的那句名言:做人,至要緊是姿勢好看。萬萬沒想到之二:近半準媽媽堅持繼續工作43%的患者仍堅持繼續工作。對于年輕一代的準媽媽而言,抱娃固然重要,但自己的事業也同樣重要,所謂“工在人在,工亡人亡”。作為一名職場“白骨精”,還須做云淡風輕狀平衡“996”的工作節奏和抱娃所需要經受的身心挑戰,萬不能讓老板和同事覺得你“小舟不堪重載”。這就不是難受不難受,吃苦不吃苦那么簡單的了。因此,對于這些仍在職場全力拼殺的準媽媽而言,如何選擇一種更加便利、更加舒適,且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治療方案,這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萬萬沒想到之三:近九成黃體支持階段患者希望居家治療對于黃體支持階段患者來說,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仍是最受關注的問題。但在療效和安全性之外,舒適度好和不影響日常生活也成為準媽媽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首先是希望能減少去醫院的次數,42%的患者希望能2-3周去一次醫院。這一點可謂很真實了。試想一下,如果是一位仍在堅持工作的準媽媽,每天就要請假去一次醫院的話,時間、精力和各種折騰暫且不談,光想想請假時老板那黑如鍋底的后娘臉就夠讓人不寒而栗了。對于黃體支持階段患者來說,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仍是最受關注的問題。但在療效和安全性之外,舒適度好和不影響日常生活也成為準媽媽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首先是希望能減少去醫院的次數,42%的患者希望能2-3周去一次醫院。這一點可謂很真實了。試想一下,如果是一位仍在堅持工作的準媽媽,每天就要請假去一次醫院的話,時間、精力和各種折騰暫且不談,光想想請假時老板那黑如鍋底的后娘臉就夠讓人不寒而栗了。當被問到如果效果相同的情況下,您更希望在哪里進行治療時,86%的準媽媽都選擇了居家治療。最后是希望減少用藥的頻率,70%以上患者更希望每日一次的給藥頻率。萬萬沒想到之四:近七成患者選擇陰道給藥69.88%的患者選擇了陰道給藥方式,選擇肌肉注射的僅不足25%。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黃體支持藥物是黃體酮,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給藥:肌肉注射、陰道給藥和口服。專家共識推薦的黃體支持時間要從取卵開始一直持續到妊娠 10-12 周。1如果采用肌肉注射黃體酮的話,需要每日注射一次,至少注射8周(56天)。每天去醫院注射,這對于職場準媽媽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對于辭職在家的準媽媽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此外,黃體酮注射劑是油性的,打完以后很多人會出現注射部位的紅腫硬結。疼就不必說了,有時候還可能引發局部無菌性膿腫和坐骨神經損傷。1,2陰道黃體酮是目前黃體支持中,唯一一種可替代肌肉注射黃體酮的制劑,效果與肌注黃體酮相當,但由于陰道黃體酮優先作用于子宮,使子宮局部孕酮濃度高,而血中孕酮濃度遠遠低于肌肉注射黃體酮,因而減少了全身不良反應,具有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1,3其中黃體酮陰道緩釋凝膠為24小時緩釋劑型,每天只需使用一次,4方便準媽媽在家中上藥使用,避免了陰道黃體酮膠囊需要在白天上班期間或外出期間使用的尷尬和麻煩。這樣既不用打針,又不用每天跑醫院,還能實現居家治療,是不是完美得有點不可思議?所以呢,準備通過試管嬰兒抱娃的女神們,請充分跟你的醫生溝通,全面了解不同治療方案的優缺點,理性選擇治療藥物,抱娃過程中的某些苦,是完全可以不吃的。參考文獻:1.孫赟, 等.生殖與避孕. 2015,35(1):1-8.2.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9;19(3):253-266. 3. 曹羽明, 等. 生殖醫學雜志. 2018;27(4):327-334.4. 雪諾同說明書文章出自:ART患者管理